











1.官網兌換紅利商品,可自行至線上登入會員帳戶查看實體 / 官網累計紅利點數達到兌換門檻時即可兌換。
( 兌換紅利商品如未滿免運標準則酌收100元運費,使用貨到付款需加收處理費 50 元)
2.紅利商品官網將不定期更新,所有兌換商品點數依活動網站為準。如商品換購完畢,將以同等值商品兌換,保留變更贈品之權利。
相關變更將公告於會員紅利積點活動網站,而不另行個別通知。
3.點數累積以單一會員帳號為主,不同會員帳號點數不得轉讓或合併計算,亦不得轉讓給其他第三人。且不得要求將紅利點數折換現金或其他非公告兌換項目之禮品。
4.紅利商品會員兌換贈品一經兌換恕不得轉換或退換贈品,已兌換扣抵點數亦無法要求退還。
1.凡為書立得網路書店之會員,皆可依消費者保護法之規定,享有商品貨到日起7天猶豫期(含例假日)的權益。
猶豫期並非試用期,因此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是全新的狀態、且完整包裝,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。
2.影音商品(光碟CD、VCD、DVD等)享有著作權,一經拆封後恕不接受退換。
3.如須辦理退換貨,請將商品連同發票以厚紙箱包裝避免重摔碰撞後寄回書立得,書立得收到商品後,立即為您處理。
請於退貨外箱上註記退貨人資料:
(1)姓名
(2)電話
(3)地址
(4)退換原因
★收件者:書立得網路客服中心
★地址:407台中市西屯區廣福路226巷5-3號
★電話:(04)2707-7262
4.運費計算&免運門檻:
新竹物流宅配、超商取貨,運費80元,訂單499元以上免運費。
黑貓宅急便,運費130元,訂單3000元以上免運費。
中華郵政(郵局),運費150元,訂單1000元以上免運費(限用離島地區)。
★海外運費需另行報價計算,恕無法適用免運優惠。
::看更多購物常見問題::
若您對書立得網路書店有任何意見或想法,歡迎以線上客服留言、電話、E-Mail、傳真告知我們,讓本公司能提供更好、更完善的服務給您!
內容簡介
因為有隨身一冊,你能看見──
小王子在花中旋轉,徐志摩在康橋呢喃,林間有泰戈爾盤桓,河畔有紀伯侖詠嘆……
時間,不再是無意義的空轉,你有偉大的靈魂相伴。
繼《先知&先知的花園》,
紀伯侖的《沙與泡沫》再次呈現溢滿東方思維及色彩的神秘感。
用格言、詩句、寓言,寫下關於人生哲理,關於人性,關於人的議題,
他把觀察與領悟,濃縮成隨身一冊,
一點一滴,句句雋永,
化為智慧的箴言,流入讀者的心中。
(摘錄)
關於「愛」,紀伯侖感嘆:
不能經常更新的愛情,會變成習慣,接著就會變成奴役。
***
關於「友誼」,紀伯侖深感:
友誼總是甜蜜的責任,它從來就不是機會。
***
關於「慷慨」,紀伯侖領悟:
慷慨不是把我比你更需要的東西給我,而是把你比我更需要的東西給我。
***
關於「美」,紀伯侖想望:
美在渴望他的人心中,比在看到它的人眼中,照耀得更明亮。
***
紀伯侖認為「痛苦」有如海蚌在忍受珍珠;「自我」只是滄海中的一粟;
「真理」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正確對待,所以領悟不來……
***
紀伯侖的思想寬廣豐富,他選擇語言的功力超越眾人,因為他渴望把自己認識到的真理向世人傾訴,喚醒受困的靈魂,使人性昇華,登向更高的境界。
本書特色
★ 哲理涵義,啟發人心,幫助心靈思考沉澱
★ 隨身攜帶開本輕盈,小憩片刻的閱讀伴侶
讀者好評
這是一本非常獨特的書,像是一本小冊子,但是書裡的文字用意深刻,收錄了紀伯侖大部分作品中的一些俏皮短句,儘管開本輕薄,但是值回票價。這本書可以放在包包或是午餐袋裡,走到哪裡都可以閱讀。──亞馬遜讀者
我很愛紀伯侖,還幫兒子取了一樣的名字。這本和《先知》一樣是我的最愛,富有內涵,十分有深度,但是字字句句更有說服力,飽富詩意,格言簡短有力,所以更容易理解消化。身為「紀伯侖的忠實讀者」,你一定要擁有這本《沙與泡沫》──亞馬遜讀者



作者簡介
紀伯侖
兼具詩人、哲學家和藝術家身分的紀伯侖,1883年出生在黎巴嫩畢夏里(Besharri)。少年時與母親、兄妹前往美國,十四歲回黎巴嫩,進入貝特魯的一所教會學院研讀阿拉伯文與法文,並開始著手以阿拉伯文寫下《先知》的稿子,畢業後前往巴黎學習藝術。
早期紀伯侖的著作豐富,《靈魂的叛逆》(Spirits Rebellious)被形容為「危險、叛逆、毒害青年的」,剛出版沒多久,隨即被焚毀,紀伯侖更因此被教會除名、被政府放逐;他只好重回到美國,定居於紐約,繼續其文字創作。
1923年,《先知》的英文版出版,像是東方吹向西方的風暴,席捲全世界;《人子耶穌》一書則顯出他對《聖經》的深刻了解與認識,評論家稱之為「紀伯侖福音」。他的盛名與影響從此聲名遠播。
紀伯侖詩作的思想內容寬廣豐富,其主題總是貫穿愛與美,在大自然的謳歌裡抒發對自由、理想、愛情與美的渴望。他的文字充滿詩意和智慧,啟發無數心靈,獲得深邃的感動,他的作品更受到讚譽為「東方贈予西方的禮物」。
1931年,他帶著自由的靈魂翱翔永恆的國度裡。
序
從東方吹向西方的風暴
當歷史學者在檢視20世紀這段時期,他們會發現人類的意識正在向外延伸,那裡正是指東方與西方終於接觸,人們開始覺醒,他們會看見西方的葉慈,作品翻譯成東方的語言,擁抱東方文化。而東方也開始擁抱全球化意識,其中傑出的東方作家裡,展開東西探索之旅的便是紀伯侖。
紀伯侖可以說是代表東西兩個世界的交界點。他的成長背景十分特殊,母語是阿拉伯語,卻在美國度過大半人生,因此英語也成為他書寫的語言。文字語言是西方的,哲學思想卻是東方的,當他的作品問世時,竟帶給讀者巨大的衝擊,因為他用文化增添文字豐富的色彩,寫出當時男女所崇尚的精神生活,賦予物質生活更多意義及尊嚴。對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衝突,透過他的文字,也讓兩者達到一致的和諧。印度作家吉卜林曾說:「東方是東方,西方是西方,兩個世界沒有相遇的那天。(Oh, East is East, and West is West, 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.)」最終,紀伯侖打破了這句話的限制,消弭東西方的界線。
紀伯侖的文字罕見且特殊,介於詩歌與散文、融合華美與空靈的韻律,蘊含古老智慧,帶有神秘感。因此有人為他的文體命名為「紀伯侖主義」,自成一格。
崇尚神秘大自然的先知
紀伯侖的寫作經驗可以說受到童年經驗有很大的影響。其實他的童年並不快樂,他的父親欠債,造成家裡生活拮据,影響紀伯侖後來的生活顛沛流離,待在美國的日子,他總想起黎巴嫩的自然美景,對大自然充滿的熱愛都寄託於文字中。看似充滿大自然之美,其實他的文字背後蘊含對人文至深的關懷,飽含如先知般的智慧,都是由於經歷豐富,影響了他的普世價值。
《沙與泡沫》書名的意義:人生啊,像沙子般渺小,像泡沫般虛幻
紀伯侖以文字建構讀者的靈魂,他是入世的,儘管人生如夢似幻。
《沙與泡沫》是紀伯侖寫於過世前幾年的作品,在這部作品中除了體現更多《先知》裡關於生命的主題,他更加著重於「神聖」的精神層面,比如關於數字七,他寫道:「我們永遠無法彼此了解,除非我們把語言減到七個字。」、「曾有七次,我輕蔑我的靈魂。」呼應伊斯蘭教義對於人在意識轉換時,會經歷七個階段的準備,數字七頗受重視。
書中某些觀點反映了紀伯侖自身的經歷:
▍「你該感謝的是,不必特別活著來淡忘父親的名聲。」
▍「我們所渴求的和無法得到的東西,要比我們已得到的來得更可貴。」
某些觀點略帶反諷的幽默:
▍「嫉妒的人在不知不覺中讚美了我。」
▍「每個男人都愛兩個女人:一個存在他的想像中;另一個還未出生。」
▍一隻殷勤的狼對著一隻天真的羊說:「可否賞個光,駕臨寒舍?」羊回答:「若能登門造訪,十分榮幸,只要貴舍不在您腹中。」
▍「我向多話者學習沉默,向偏狹者學習容忍,向冷酷者學習仁慈,可是好奇怪,我並不感謝這些老師。」
美國著名建築大師克勞德•布萊登(Claude Bragdon )曾評價紀伯侖:「他的力量來自某個遠大的精神生活寶庫,否則不可能如此普遍且強大,但是他的語言既神聖又優美,那完全來自於他自己。」
從《沙與泡沫》的字裡行間,可略見一斑。
詳細資料
你可能會喜歡
最近瀏覽過商品